「貓咪嘔吐了,我該怎麼辦?」這是飼主最常遇到的難題之一。其實只要記住:拍照、記錄次數、暫停餵食,你就能初步掌握狀況。本文會用清單方式整理常見原因與對應處理,讓你一眼就知道下一步。

 

 貓咪為甚麼會嘔吐? 

  • 急性(短期):吃太快、誤食異物、吃到壞食物、中毒、突然感染、毛球阻塞等。常常是突然發生,可能短期自行恢復但也可能惡化。
  • 慢性(反覆或長期):慢性胃腸炎、慢性腎病、甲狀腺問題、胰臟炎、寄生蟲或腫瘤等。慢性嘔吐常伴隨體重下降、食慾異常或行為改變。

 

 嘔吐的顏色與意義 

 

 看到嘔吐可以怎麼做 ? 

  • 保持冷靜,不可以懲罰或強迫食物。情緒會影響判斷。
  • 拍照並記錄:嘔吐物的外觀、嘔吐時間、嘔吐前做了什麼(吃什麼、活動)。
  • 評估精神狀態:是否活力正常、是否能喝水、是否仍會上廁所。若精神很差或無力 → 立刻就醫。
  • 暫停餵食 2–4 小時(成人健康貓)讓胃休息,但持續提供乾淨水,觀察是否吐水。幼貓或有慢性病的貓勿自行禁食,先諮詢獸醫。
  • 檢查是否誤食/接觸毒物或異物;若懷疑中毒或異物,立即帶醫院並告知可能接觸物。
  • 觀察是否脫水:皮膚回彈慢、眼窩凹陷是警訊;若有,需就醫。
  • 不要給人用藥或止吐藥,非獸醫處方藥可能有毒或掩蓋症狀。
  • 若 24–48 小時仍反覆嘔吐或伴隨其他症狀,立刻就醫(血檢、影像檢查等等)。

 

 那些情況需馬上就醫 ? 

  • 嘔吐含血、寄生蟲或異物

  • 短時間內反覆嘔吐、吐不出來、脫水。

  • 精神、活動力明顯下降、發燒、呼吸困難、無法站立或抽搐。

  • 嘔吐同時有血便、頻繁排尿困難、或其他嚴重症狀(腸胃穿孔、出血或中毒)。
     

 在家可以做、能預防的事 

  • 常梳毛與使用毛球膏,減少毛球問題。
  • 改用慢食碗或分次餵食,避免吃太快導致嘔吐。
  • 保持飲水量(濕食或飲水機),保護腎臟與泌尿系統。
  • 定期驅蟲與健康檢查,能夠早期發現寄生蟲或慢性病。
  • 避免接觸常見毒物(人藥、家用化學品、香精、部分植物)。